郑州将增建紧急避难场所
来源:河南商报  发表时间:2008-05-26 00:00  
      5月24日,郑州市规划局在绿城广场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予以公示,并征求市民意见。
  郑州市规划局局长王鹏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后,引起了市民对紧急避难场所的关注,郑州市新拟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新增了部分紧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
  24日,郑州市规划局局长带领交通、用地等职能处室负责人,在绿城广场接受市民关于城市规划的咨询,并听取市民意见。
  市民在参观《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展板过程中,对紧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予以关注。
  “汶川大地震虽然没有给郑州造成大的影响,但是多一些避难场所还是必要的。”郑州市民李海平说,未雨绸缪是一个城市应有的考虑,希望郑州能多一些紧急避难场所,应对突发状况。
  目前,郑州市已经在碧沙岗公园和人民公园建立了紧急避难场所。那么,郑州还会增建避难场所吗?
  郑州市规划局局长王鹏说,目前,规划部门已经认真考虑了增建紧急避难场所问题,一些公园、游园和公共绿地,都可能建设紧急避难场所。规划部门正在加紧制订方案,对紧急避难场所的规格、设施等予以规划,如食物、水的储备等。
  规划主要分为市域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预测郑州市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人,城镇化水平在79%左右。
  规划期内,将建立“一核三组团”、“三带一轴”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核指中心城区,三组团指西部的上街-荥阳组团、东部的郑汴-中牟组团、南部的航空港组团。三带指中部城镇发展带、北部沿黄生态旅游带、南部生态防护带,一轴指沿主要交通通道的南北发展轴。
  今年3月1日,该规划已经国家建设部专家组审查通过。目前已上报国务院批准。  【相关新闻】  郑州俩应急避难场所主体工程完工
   一旦发生地震,郑州市碧沙岗公园和人民公园将成为郑州市民的首选避难地。作为郑州市的首批应急避难场所,这两个公园的避难主体工程已完工。
  作为郑州市首批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一旦遭遇破坏性地震,这两大公园将能容纳14万~22万人避难。
  公园门口的“紧急避难处”指示牌一目了然。据郑州市地震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一旦出现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这两处避难场所将能收留大量的避难市民。“碧沙岗公园能容纳6万~10万人避难,人民公园能容纳8万~12万人。”该工作人员说。
  目前,这两处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设施还在完善中。遭遇灾难停电时,碧沙岗公园的太阳能电站能提供十几个小时的用电。六棱砖铺的地面下,是半地下的应急厕所。“如果发生大地震,公共厕所有可能倒塌,这时把上面的六棱砖全部掀开,在应急厕所上面搭个帐篷,就能正常使用了。”郑州市碧沙岗公园办公室主任李斌说。
  在公园内,还设置了多处应急水管。藏身于水泥墩子中的应急水管可供应避难时的生活用水。“一旦自来水断水,应急水管将和应急水井连通,启用备用水源。” 李斌说。
  作为配套设施的紧急棚宿区、紧急医疗救治区将为避难市民提供住宿和医疗保障。直升机能在紧急停机坪上“落脚”,可以将抢险力量从高空迅速运输到避难场所。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