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适用房10年进程
来源:郑州房地产网  发表时间:2008-04-24 00:00  
      核心提示:1998年,我省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至今已走过了10个年头。政府为此已经投入巨资。今年,我省将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20万平方米。同时,强力推进廉租房建设。年底前,河南省县级以上城市对符合住房条件的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此举被列入2008年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大实事”之一。   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扶持的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社会保障住房。截至2007年10月,河南18个省辖市和62个县(市)建造的经济适用房,为低收入家庭累计提供了20多万套住房。        在政府还富于民的诸多措施中,经济适用房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民心工程之一。  经济适用房建设如雨后春笋  29岁的胡晓辉很幸运:几年前,他获得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机会,并顺利购下一套。现在,他每个月只需要支付1000多元的房贷,这个数字仅占他最近刚刚上涨工资的三分之一。  经济适用房,实现了胡晓辉有自己房产的梦想。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和政府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为中低收入家庭制定的政策性福利性住房,该住房纳入政府住房建设规划、建设用地由政府行政划拨提供、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定建设标准、限定购房条件、限定销售价格、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供应。  我省较早就开始了经济适用房建设,据悉,截至2007年10月,18个省辖市和62个县(市)建造的经济适用房,为低收入家庭累计提供了20多万套住房。  实际上,各地开建的经济适用房如雨后春笋。  1月24日,河南省洛阳市有关方面宣布,今年,洛阳市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将达11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将为50万平方米。而在去年,这个地级市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45.3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7.3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77亿元,2700户中低收入家庭住上经济适用房。  省会郑州今年也会有更大的动作,将建设经济适用房150万平方米,投入的资金也更加巨大。  据了解,经济适用房建设被列为我省2008年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大实事”之一,全省今年预计新建经济适用房320万平方米。   一个城市的经济适用房记录  经济适用房见证了城市“居者有其屋”的进程。  经济适用房由于其价格优势,一推出就成为中低收入市民的“抢手货”,强劲的需求状况激励政府不惜斥巨资,逐年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  以郑州市为例, 2004年经济适用房计划建设总规模为15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郑东新区26万平方米),占全年房地产开发总规模的20%左右。  2005年的前9个月,郑州市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64.6万平方米,竣工16.27万平方米。仅当年9月份,郑州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中心就审核了5个项目25.42万平方米的单体户型图。  2006年全年共审核经济适用住房项目11个,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去年,郑州市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约70万平方米。      随着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经济适用房凸显其价格优势,同时也大大缓解了中低收入者的购房压力。经济适用房有多经济?郑州市物价部门公布的2004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价格监测情况显示,第一季度郑州多层经济适用房的集中成交价,从1月份的每平方米1450元下降到3月份的1352元;高档商品住宅的集中成交价则由1月份的每平方米3506元涨到3月份的4001元。  从2005年11月1日起,《郑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在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方面,郑州开始了实际行动。该管理办法根据郑州市市政府对全市经济适用住房统一规划建设的要求,通过经济杠杆,鼓励中小套型、功能良好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  2006年,郑州市开始对经济适用房销售严格实施政府指导价政策。  “这是抑制房价、提供房产市场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郑州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与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方式不同,建经济适用房的土地由政府无偿划拨,政府不但无法从土地的出让中获益,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还要贴上一大笔钱。  规范“贵族化”适用房  不过,随着经济适用房走俏,也出现了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不少地方经济适用住房“大户型”、“贵族化”现象日益严重,200平方米左右的经济适用住房也不鲜见,违背了其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初衷。  此外,在有些地方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政府批准的土地指标是建经济适用房,指标下达后开发商享受着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却盖成了高档住宅楼。  2006年8月下旬,省发改委、建设厅、国土资源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每套套型建筑面积原则上不超过90平方米。规划、设计单位应该按照规定的单套住房建筑面积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要对套型住房建筑面积进行审核。  《通知》还规定,各省辖市、扩权县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规模计划和土地利用计划,通过河南省有关部门审核后,将建设项目、计划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销售价格、完成投资额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同时还强调,凡政府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的,其建设项目法人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严禁以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取得土地后,改变土地用途,变相搞高档房地产开发。  “这使一些有购买能力且真正需求大户型住房的市民,不再刻意购买经济适用房,会去考虑商品房消费,结果将更有利于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郑州经济适用房一名开发商说。  这名开发商同时认为,户型面积趋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单位开发成本,为经济适用房单价上涨留下猜想。  但在2007年1月10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贯彻国办发〔2006〕37号文件做好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其中规定,经济适用房实行项目招投标制度,建设单位利润控制在3%以内,此举旨在进一步抑制经济适用房房价。  抑制经济适用房房价,地方上也不乏新招。  2007年8月,郑州市政府下发《关于成立郑州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通知》决定由该市房管局负责注册成立郑州住宅建投公司,然后将郑州国谊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旧城改造开发公司的国有股权划入该公司。    《通知》规定,该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负责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周转住房和农民工公寓等住房的投资和建设。      这种打破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传统模式的做法备受关注,改变了以往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开发商在限定条件下开发建设的状况。  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表示,此举是为平抑住房价格,满足郑州市民居住需求。  “郑州做法值得推广。”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建设部原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张元端说,由政府来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能改善经济适用房当前存在问题的三大环节:供应对象的审查、经济房的建设标准、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  “按需供应”的可能  2007年7月的一天,郑州市民黄女士第四次参加了经济适用房摇号,结果依然是没“中奖”。像她这样连摇四次未摇中的家庭,目前郑州已有1000多户。  郑州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符合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的市民约有4万户,自郑州经济适用房实行摇号销售以来,已提供了数千套房源,但仍然不能满足市民需求。  “经济适用房‘僧多粥少’的局面必须得到改善。”郑州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透露,郑州市房管局、郑州市统计局联合进行了低收入家庭住房调查,这次调研的内容是逐步取消现行的摇号制度,争取到2009年年底,能按照市民实际需求供应等量的经济适用房,实现“按需供应”。在此之前,经济适用房仍然采取公开摇号的方式销售。  郑州市此举或将开启我省经济适用房新纪元,为更多低收入家庭带来希望。  另一方面,我省不遗余力扩大购买经济适用房对象范围。  2005年12月,我省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在全省统一城乡户口管理,并将外来务工人员和“城中村”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外来务工人员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从2007年2月1日起,我省残疾复员军人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此项住房优惠待遇规定:残疾军人、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条件的,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  种种优惠政策显示了经济适用房的巨大需求空间。  据悉,自1998年起,我省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至今已走过了10年路程,政府为此投入巨资。“为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名房地产业内人士说。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