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主张楼市拐点提法
来源:信息时报  发表时间:2008-03-18 00:00  
      昨日上午10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沈建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司长侯淅珉在大会新闻中心就“住房保障”情况,首次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                                  关于廉租房:今年首先要增加廉租房建设   中央电视台记者:请问目前我国廉租住房制度的建设进展情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廉租住房制度说是我国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当中最核心的组成内容。截至去年年底,全国通过廉租住房制度已经有95万户低保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从1998年到去年年底,地方政府累计投入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是165亿。   各地在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有些地方对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的底数还不是很清晰。第二,在现有房源中,小户型适合作为廉租住房用途的房源不是很多。因此,我们提出在2007年年底,设区城市低保户住房困难家庭提出申请的要做到应保尽保。从反映上来的情况看,还有相当数量符合条件的家庭拿到了廉租住房的补贴资金,但是很难在市场上租到适合于他们消费能力的房子。为此,我们在今年的工作当中做了部署,首先一点就是要增加廉租住房的建设。   国土资源部已明确提出,在今年用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用地不能少于住宅用地总量的70%。同时,今年中央要将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提高到68亿,同时要求各地方增加对廉租住房建设的资金。这样,就使得我们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加房源,使得这个制度本身能够使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实实在在地得到改善。   关于公积金:让公积金向低收入家庭倾斜   新华社记者:在我国住房公积金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沦为沉淀资金,新成立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采取什么措施来激活这部分沉淀资金?   齐骥:目前,全国住房公积金在账面上有4000多亿元,扣除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还有2000多亿。有不少人关心,说2000多亿沉淀在那里。从公积金使用情况看,在过去的一年比以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公积金不能跨区域转移,造成了有些省区公积金贷款率已经超过90%,甚至更高比例;但在一些房地产市场不是特别活跃的地区,公积金的沉淀量相对大一些。这就是目前从总量上看为什么我们还有2000多亿元的资金没有贷出去。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公积金的管理体制。我们正在草拟下一步如何使公积金在帮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当中发挥作用。换句话讲,就是通过我们的制度调整,使得公积金更加倾斜,去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我认为,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运转以后,我们会在这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公积金不会进入证券市场   中国证券报记者:请问住房公积金除了购买国债之外,还在哪些方面可以投资?将来会不会也像社保基金那样投资证券基金,甚至是股票市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司长侯淅珉:关于住房公积金能不能进入证券市场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这种考虑。包括刚才说到的公积金沉淀问题,实际上现在公积金的使用,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已经出现了流动性问题,沉淀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区。我们总的原则是,公积金要取之于房、用之于房,我们不会考虑向证券市场发展。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如何通过资本市场引进资金支持中低收入家庭,支持中低收入家庭。   关于房价拐点:房价回落说明市场预期积极变化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记者:对目前舆论关注的房价拐点问题您怎么看?   齐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主张提拐点问题。确实这几年房价持续上涨,使广大居民受到了一定影响。   可能大家也注意到,去年四季度,特别是今年的一二月份,房价涨幅已经趋缓。有些房价上涨比较快的城市价格实际已经出现了一些回落。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市场的预期已经发生了一些比较积极的变化,供求关系也出现一些好的变化。   说明这几年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已经出现了效果,特别是去年24号文件的出台,加大了对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解决的力度。应该说对普通老百姓住房问题的市场预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土地信贷调控的力度,主要是从供应端,我们着力于总量平衡这样一个前提下,加快了结构调整的力度。就是说,我们用同样的蛋糕优先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使得一些刚性的需求、合理的需求得到保障。   另外我们从需求端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遏制投机性需求,控制投资性需求,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所以从供求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变化。当然了,中国处在这样一个发展的阶段,供求紧张的状态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期,所以房价上涨的压力也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政府部门加强对房价的监控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房价大起大落究责地方政府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姜部长提出,我们要防止房价过快过猛地下降,如何衡量这个标准?如果真的出现了这个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沈建忠:过快、过猛这个标准确实不好定,但是这几年房价上涨过快,特别是部分地区上涨过快,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上这几年围绕着市场的稳定发展出台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国八条”也好、“国六条”也好,包括去年的24号文件,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目标在推行。如何防止房价大起大落,把这些调控政策、措施归纳成几句话来说的话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明确政府责任,要把价格的管理、监管纳入到政府的目标责任制,实行问责制。因为房价地域性很强,地方政府必须,也包括各级政府必须负有相应的责任,出了问题就要追究。   二、采取综合措施来治理。着眼于供求关系的调解和平衡。也就是我们2003年就提出的调控目标,就是三个基本平衡,即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使得价格水平与多数群体的支付能力相适应。   三、加强市场监管。供求关系紧张,会出现投机性,甚至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现象,必须要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关于住房政策:《住房保障条例》列入立法计划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关于“住宅法”的讨论已经进行很久了,前不久人民大学300多名博士生联名向“两会”建言,建议将“住宅法”纳入立法规划。那么新成立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不会考虑将“住宅法”纳入立法规划?   齐骥:在去年第四季度,建设部已开始着手起草或调研、准备《住房保障条例》,可能和你提到的“住宅法”相当接近。我们先后组织了几次专家讨论会,也成立了起草工作小组。《住房保障条例》已经列入了2008年的国务院立法计划。作为新组建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我们将会积极地配合国务院负责立法的部门进行更大范围的调研,了解国内各地在住房保障当中所创造出来的好经验,也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在保障住房方面的成功做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相信可能不会用太长的时间这个条例就面世了。
  中等收入家庭住房政策还需研究   中国建设报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政府要制定住房的规划和政策,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以后,在保障中等收入家庭住房这一块上有什么具体措施?对中高收入家庭的住房又如何保障?   侯淅珉:这个问题非常有挑战性。应当说,当前我们对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关政策已经非常明确了,但是对中等,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有关住房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明确。这个问题实际上和这次成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是一样的,就是实现全体居民住有所居是我们政府的主要目标。去年建设部成立住房保障和公积金监督管理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对不同收入家庭提出相对完善的解决住房困难的有关政策。这是我们这个司的一个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明确要求,要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并明确提出要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的这个原则。首先是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通过住房供应结构的调整,实现总价水平比较低的小户型、低价位的住房供应。房价上涨比较快,特别是房价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还可以借鉴部分地区的做法,发展限价普通商品住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首先是政府来限定住房的销售价位,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主要是面向城市中等收入家庭。   中国每年新就业人口达1100万,还包括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他们购买限价普通商品住房也存在着一定的支付困难。对此我们将借鉴国外做法,总结目前开展的政策性租赁住房政策,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提供低价位的公有住房,解决这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