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拐"了没有该多听听百姓的
来源:CCTV.com  发表时间:2008-03-05 00:00  
        去年盛传广东“房价大跌”,有民众在网上抱怨个别媒体言过其实、以偏概全。没想到,春节过后,媒体上对房价走势的用词更加凌厉,比如最近有媒体报道东莞万科旗下某楼盘大幅降价引起开发商跟风潮时,称东莞房价在2月份最后一天“雪崩”。   暂时不论一个原本供银行团购的楼盘公开底价销售就被称为“雪崩”是不是耸人听闻,就算真的“雪崩”,普通工薪阶层尝到甜头了吗?笔者在东莞的一位朋友欣喜中跑到一家宣称“4500元起”的楼盘处,却被告知那只是特定户型,且已全被预定。看来,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可能又是发展商屡试不爽的促销陷阱。   房地产商大玩促销战,形形色色,那是他们的自由,就像万科的王石,“拐点论”作为理论武器指导旗下特定楼盘搞促销实践,绘声绘色;又如恒大的许家印,其在广州黄埔的某楼盘,宣称“3月3日起涨价5%”,“3月31日起再涨5%”,这种逆势之为同样不足为怪,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并不是说笔者不赞成房价下跌,而是说,我们需要客观来看,分门别类来看,而不能意气用事。全球房市发展史上,持续负利率和本币升值,带来的都是房地产牛市,中国出现促销特例,就称大势掉头,显然不够理性。对于传媒来讲,以为将降价气氛搞浓烈一些,就能引起众开发商的恐慌,就能帮普通市民的忙,则是大错特错了。   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最近三年,每当出现大批中小户型上市、紧缩调控,以及个别楼盘降价促销等典型事件时,都会出现“房价可能大幅下跌”的一厢情愿的判断。我们不用去纠缠这一判断是否客观,而应换个角度想,是谁在频繁地做判断、下结论?显然,是一些所谓的专家,是一些传媒,而普通市民的声音,却几乎没有一个畅通的表达渠道,就像笔者提到的,想去尝“雪崩”的滋味,却要么被告知售罄,要么被告知只限特定户型、需短期全额付款等等。但底层的这种声音,却很少在媒体上出现。两会已拉开帷幕,房价作为重要民生话题,又被热议。对于房价走势的判断,我们希望,耳边不再是单纯的“上涨”、“下跌”的声音,而是看一看:谁在说上涨,谁在言下跌;如果草根们尝到了所谓“雪崩”的甜头而津津乐道,那或许才是真的下跌。相反,作为直接的市场消费主体,如果他们的声音被屏蔽,或被捏造,则可说是媒体盲目炒作。可以说,这同时也是在考验传媒的社会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